沿革紀實編撰:微廟影視文化團隊
位在三民區民族社區鄰近鐵路旁的代興堂,是由 北野町溫王廟 第二代法師長葉應城老法師所創設,主祀:康府千歲、普唵祖師、溫府大千歲,而葉應城老法師本身為澎湖人,加上代興堂延靈自澎湖廟宇。是以,代興堂也為高雄澎湖傳香廟宇之一。
–北野町溫王廟葉應城法師長–
代興堂堂主葉應城法師(人稱白毛法師)是目前高雄地區僅存身懷豐富澎湖法的老法師,7歲時就開始在北野町溫王廟學習澎湖法,當時跟著第一代法師長「林福盛(水盛)」學習澎湖小法。
而葉應城法師的法術除了師承師父水盛師外,康王爺也傳授葉應城法師許多法術。而代興堂的康府千歲並非延靈自澎湖通樑保安宮,代興堂的康府千歲則是與北野町溫王廟的請王科儀有關。
–北野町溫王廟的請王科儀–
北野町溫王廟是高雄地區澎湖廟與中,少數有在進行請王送王科儀的廟宇,而請王送王的科儀對於澎湖當地的廟宇來說是相當普遍的科儀。北野町溫王廟自光復後,每隔6-10年就會舉行一科請王科儀(由王爺指示請王時間),而代興堂的康府千歲就是北野町溫王廟於第三科請王時(民國55年),所供請到的代天巡狩王爺。
民國55年北野町溫王廟舉行第三科請王科儀,當時所請到的代天巡狩王爺為「康、朱、秦、林、韓」,而北野町溫王廟在每一科送王前,廟內信徒都會向當科王爺請杯,詢問王爺是否有要跟隨溫王廟信徒回家中奉祀。
–代興堂康府千歲的由來–
第三科王爺是在民國63年進行送王,當時溫王廟內的信徒都想要將康王爺請杯,希望能夠奉請康王爺回家中奉祀,但是廟內信徒沒有一人得道允杯。
而葉法師長早在送王前就知道康王爺要跟隨他回家中奉祀,因此在博杯當天就沒有太早到廟內,直到眾信徒都博杯完畢後,葉法師長才進到廟內博杯,果真葉法師長獲得康王爺九杯的允杯,奉請康王爺回家中奉祀。
–代興堂的成立–
葉法師長在博得康府王爺的九杯允杯後,就將康王爺之令牌奉請回家中奉祀。民國66年,葉法師長雕塑康府千歲開基金身,當時委由府城知名雕塑司阜人樂軒的一粒瘤司阜雕塑。
民國89年,康王爺正式領旨成立代興堂,葉法師長再雕塑鎮殿康府千歲、溫府大王爺、普唵祖師之金身,於堂內共同輔佐康府王爺行醫濟世。
而葉法師長之所以會在雕塑溫府大千歲與普唵祖師,是因為葉法師長自幼就在北野町溫王廟學習小法,所以溫府大千歲為葉法師長知主公,也因為葉法師長學習澎湖小法,所以雕塑澎湖小法祖師爺普唵祖師於堂內奉祀。
備註:葉應城老法師長今年已在澎湖小法領域中第七十年了!
訪談內容:葉應城老法師長(感謝葉應城老法師長兒子引薦)
影像文字紀錄: 藝農陣 微廟影視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