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洲百業傳媒 - 微廟影視文化事業

Get NEWS today

圖文 / 廟聞

台南-新營茄苳腳鎮安殿 開天炎帝(神農大帝)

建立沿革:
鎮安殿主祀開天炎帝,茄苳腳自聚庄以降,即有土地公廟,庄民務農維生,故而崇祀開天炎帝。
據傳,創建之初,庄頭人丁財力不足,迨戰後先於茄苳腳庄內建一善堂,以作為庄民聚會之所。
至民國54年(1965),善堂傾圮,是為鎮安殿。

民國80年(1991)因堂廟老舊,重修一次,而成今日之貌。

資料來源: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

圖文 / 平面

台南三寮灣三安宮

地址: 臺南市北門區三寮灣慈安里462號
電話: 06-7850592
主祀神明: 田都元帥
對主祀神明的稱呼: 林府三相
創立起始年: 1952

本宮位於三寮灣西北角,依海傍陸,漁農維生,先祖遠自明末清初從大陸福建省泉州晉江,安溪兩縣追隨鄭成功輾轉渡台築造茅舍定居於此。
當時結社名稱為台灣府諸羅縣佳化里學甲堡溪底寮庄俗名三寮灣。

林府三相原係大陸沿海送王船到將軍溪畔,昔日林姓族內一群刈草飼牛之牧童遊戲於將軍溪畔時,遠望扁舟中有二尊神像隨波漂搖,
眾牧童基於好奇抱回一尊不理不睬丟棄農舍,有朝一日抱在身上模仿乩童模樣,突然神靈附身其中一人口中念念有詞,
說如夢囈云「我神遠自大陸駕舟漂揚過海進入溪畔三蹤復返,誠與頂角弟子有緣,願受萬代香煙保境衛民等語」。
自此以後宋江爺相稱無形中神靈顯赫遇難即解不失眾望。

信徒益形崇仰,為報答鴻恩大德重塑金身正名「林府三相」,定每年農曆6月12日聖誕日,當初奉祀以爐主輪流方式奉香,
迨自民國41年角內耆老咸感神像無固定行宮殊有欠拜神之禮,而且信徒日增如不建築廟宇諸有不便,
旋即擇地建造磚木造行宮一座額題『三安宮』冀報三相保境佑民之致德,落成之日並將遊巡元帥、遊府元帥諸神迎入共祀,念茲在茲,
深恐宮宇構造粗簡而且經過二紀風吹雨打地震等,牆壁龜裂不堪,三相時以聖蹟顯示旅居台南殷商林江力先生遷建,
爰於民國66年由大德江力先生號召,旋即組織重建委員會,並推選他為主任委員廣籌基金遷建善舉乃確定。
同年陽月擇定現址供請南鯤鯓代天府吳府千歲、東隆宮李府千歲駕臨主持破土,至民國68年葭月前後二年有餘始竣工,信徒夙願乃償。

文資來源:

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

#gallery-1 {
margin: auto;
}
#gallery-1 .gallery-item {
float: left;
margin-top: 10px;
text-align: center;
width: 33%;
}
#gallery-1 img {
border: 2px solid #cfcfcf;
}
#gallery-1 .gallery-caption …

圖文 / 平面

塩埕過港代天府(彌陀區)

塩埕過港代天府(彌陀區)
民國六十年(1971)興建。
民國六十五年建廟完成。
【鹽埕過港代天府】在「高雄市彌陀區」當地是間極具特色且非常有名的廟宇,
主祀神祗池府千歲很靈驗,每每保佑者當地居民的生活起居,深受當地居民的愛載與朝拜。
以前蓋一間廟總是需要動員數十丶數百到數千人的力量才能竟其功,所需的經費及時間更是龐大,
所以如果不是天命使然,在台灣小小彈丸之地是無法保留到那麼多的廟宇直到現在的。
讓我們一起努力來將台灣特有的廟宇文化保留下去丶傳承下去,並留下完美的文化記錄與文化價值。
府中 供奉 李、池、吳、朱、范
等五位千歲,並奉王爺公指示,必須濟世救人。
凡每週 五 晚上 8 點
都有 開壇 問事。
本府義務濟世,無收取任何費用。

#gallery-2 {
margin: auto;
}
#gallery-2 .gallery-item {
float: left;
margin-top: 10px;
text-align: center;
width: 33%;
}
#gallery-2 img {
border: 2px …